首页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历史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这个位于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岛国,由两座主要岛屿和若干小岛组成,距离加蓬海岸约250公里。作为非洲第二小的国家,它的国土面积仅1001平方公里,却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这个赤道上的岛国常常被国际媒体忽视,但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海洋资源争夺和后殖民时代发展等热点议题中,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故事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视角。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的"发现"。147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埃斯科巴尔和若昂·德桑塔伦首次登陆圣多美岛,随后在1471年发现了普林西比岛。这些无人居住的岛屿很快被葡萄牙人视为理想的甘蔗种植基地。
1493年,葡萄牙开始向圣多美岛输送犹太人、罪犯和非洲奴隶,建立了最早的定居点。到16世纪中叶,圣多美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糖生产地之一,这一"经济奇迹"完全建立在奴隶劳动的残酷剥削之上。
随着美洲殖民地的开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逐渐转变为奴隶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据历史记载,在16至19世纪期间,有超过100万非洲奴隶通过这些岛屿被转运到美洲。岛上建立的"奴隶仓库"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篇章的见证。
这一时期的遗产至今仍能在圣多美的文化中看到痕迹:克里奥尔语的形成、混合的宗教信仰以及独特的音乐传统都反映了那段痛苦而复杂的过去。
19世纪,随着巴西等地的甘蔗种植业崛起,圣多美的经济重要性急剧下降。葡萄牙殖民政府将注意力转向非洲大陆的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沦为"被遗忘的殖民地"。直到19世纪末可可种植的引入,才为这些岛屿带来新的经济活力。
20世纪初,圣多美成为世界领先的可可生产地,但这种繁荣背后是残酷的强迫劳动制度。葡萄牙从安哥拉、佛得角和莫桑比克引进大量"契约劳工",其工作条件与奴隶制相差无几。这一制度直到20世纪中叶才逐步废除,但给圣多美的社会结构留下了深刻伤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浪潮也波及这个偏远的岛国。1953年的"巴特帕大屠杀"—葡萄牙军队镇压劳工抗议导致数百人死亡—成为民族觉醒的转折点。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运动(MLSTP)领袖曼努埃尔·平托·达科斯塔领导国家于1975年7月12日和平获得独立。
独立后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实行一党制并将种植园国有化。然而,地理位置孤立、资源匮乏和管理不善导致经济持续衰退。1990年,在全球政治变革浪潮中,圣多美转向多党民主制,成为非洲最早的民主国家之一。
尽管建立了民主制度,圣多美的政治发展并不平坦。1995年和2003年分别发生军事政变,暴露出治理能力的薄弱。频繁的政府更迭和腐败问题严重阻碍了发展进程。2018年的一次未遂政变再次显示了这个年轻民主国家的脆弱性。
2000年代初,几内亚湾发现石油的消息为圣多美带来新的希望。与尼日利亚联合开发的专属经济区可能蕴藏数十亿桶石油储量。然而,近二十年的勘探尚未带来实质性产出,而"石油诅咒"的阴影已经显现—腐败加剧、治理质量下降、经济过度依赖尚未实现的石油收入。
相比之下,圣多美丰富的渔业资源提供了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欧盟、中国和日本渔船在周边海域的作业带来了许可证收入,但也引发过度捕捞的担忧。如何平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生态可持续性,成为圣多美面临的关键挑战。
作为低海拔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被联合国列为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研究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没该国15%的领土,包括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农业用地。首都圣多美部分区域已经面临海岸侵蚀的直接威胁。
圣多美政府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积极发声,强调发达国家对全球变暖的历史责任。2018年,圣多美成为第一个提交增强版国家自主贡献(NDC)的非洲国家,承诺到2030年减少64%的温室气体排放,但这需要大量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
五个世纪的殖民历史造就了圣多美独特的克里奥尔文化—非洲传统与葡萄牙影响的混合体。这种体现在语言、音乐(如普利塔节奏)、宗教(天主教与万物有灵论的融合)和美食中的文化独特性,既是旅游业的资产,也是民族认同的核心。
随着全球化深入,圣多美年轻一代越来越向往葡萄牙、安哥拉等前殖民母国的生活机会。人才外流成为发展障碍,而侨汇则成为重要经济支柱。这种矛盾体现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普遍困境。
近年来,中国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关系迅速发展。2016年圣多美与台湾"断交"后,中圣恢复外交关系。中国投资参与了深水港、机场扩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医疗援助和农业技术合作也逐步展开。这种合作既带来发展机遇,也引发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
作为小国,圣多美不得不在大国竞争中谨慎行事。除了中国,圣多美也维持与葡萄牙、巴西、欧盟和美国的密切关系。在几内亚湾日益重要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圣多美试图通过多边外交最大化自身利益。
新冠疫情对圣多美本已脆弱的公共卫生系统构成严峻考验。尽管初期成功控制疫情,但疫苗获取的延迟和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暴露了小岛国在全球卫生体系中的边缘地位。旅游业崩溃导致GDP下降约8%,加剧了贫困问题。
圣多美的经历凸显了全球疫苗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作为COVAX机制的受益国,圣多美直到2021年年中才开始大规模接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经历强化了圣多美在国际场合推动全球卫生体系改革的立场。
面对气候变化、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变动等多重挑战,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需要发挥小国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可能的路径包括: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历史提醒我们,小国不仅是国际体系的被动接受者,也可以是全球议题的创新思考者和积极行动者。这个赤道岛国的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检验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集体决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