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哈努克市 历史
在柬埔寨西南部蔚蓝的泰国湾沿岸,西哈努克市(ព្រះសីហនុ)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贵族,静静注视着潮起潮落。这座原名"磅逊"(Kompong Som)的港口城市,在1955年以在位君主诺罗敦·西哈努克的名字重新命名,从此与柬埔寨现代史紧密交织。今天,当人们谈论这座城市的赌场经济、中国投资热潮或环境危机时,往往忽略了它作为历史见证者的独特身份——从法国殖民时期的战略港口,到冷战时期的国际外交舞台,再到全球化时代的资本竞技场,西哈努克市的变迁恰是东南亚发展模式的微观缩影。
1863年柬埔寨成为法国保护国后,殖民者一直在寻找印度支那半岛的理想出海口。1922年,法国海军军官在勘察泰国湾沿岸时,发现了磅逊湾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水深达14米的天然良港,三面环山的避风地形,以及距离金边仅230公里的陆路距离。经过十余年论证,1935年法国远东舰队司令拉莫特将军正式提议在此建设深水港,以替代湄公河上受季节水位影响的西贡港。
1941年日本占领柬埔寨期间,曾强制劳工修建连接金边的"死亡铁路",但港口建设因战争中断。1953年柬埔寨独立后,西哈努克国王将港口建设列为国家优先项目。在美国援助下,1956年开工建设的新港口于1960年竣工,成为柬埔寨唯一深海港口。法国建筑师罗杰·加德纳设计的城市规划保留了典型殖民风格:棋盘状道路网络、中央圆形广场、海滨林荫大道,这些元素至今仍构成城市肌理的基础。
历史趣闻:1964年,西哈努克市接待了访问柬埔寨的法国总统戴高乐。为展示国家形象,当局连夜粉刷了从机场到市区的所有临街建筑,这一传统后来演变为柬埔寨迎接贵宾的独特礼仪。
借助港口优势,西哈努克国王将这里打造为柬埔寨的"外交会客厅"。1967年开业的独立酒店(Independence Hotel)由柬埔寨首位女建筑师卢·班纳设计,接待过杰奎琳·肯尼迪、法国影星阿兰·德龙等国际名流。同期建设的索卡海滩度假村、胜利海滩俱乐部等设施,使西哈努克市成为东南亚新兴度假目的地。美国《时代》周刊1968年报道称这里是"共产主义世界的资本主义绿洲"——在保持中立外交政策的同时,西哈努克巧妙平衡着东西方资本。
1970年朗诺政变后,西哈努克市成为美国军事援助的重要枢纽。解密文件显示,1971-1975年间,该港口接收了超过20万吨美军物资。与此同时,城市北部的雷姆国家公园成为红色高棉游击队的秘密训练基地。1975年4月,波尔布特军队占领西哈努克市后,立即将港口改造成"民主柬埔寨"的主要出口通道,中国援建的暹粒-西哈努克公路(今4号国道)成为运送稻米的"生命线"。
1991年《巴黎和平协定》签署后,西哈努克市成为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UNTAC)最重要的后勤基地。日本自卫队工程兵部队重建了毁于战乱的港口设施,澳大利亚空军负责维持金边-西哈努克空中走廊。这段特殊时期为城市注入了国际化基因,现仍能在老城区找到当年各国维和部队留下的餐馆、酒吧和俱乐部。
1995年柬埔寨政府颁布《赌博法》,允许外资在西哈努克市开设赌场。泰国商人率先在靠近边境的Hat Lek地区建立赌场度假村,主要吸引泰国赌客(泰国本土禁止赌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资本大举进入,至2019年高峰时期,这座人口不足30万的城市竟拥有超过80家赌场。奥克提尔海滩沿线拔地而起的玻璃幕墙高楼,彻底改变了城市天际线。
主要赌场集团发展时间表: - 1997年:首家合法赌场Queenco开业 - 2008年:中国皇乐集团投资5亿美元的"金贝娱乐城"动工 - 2014年:马来西亚云顶集团收购独立酒店改建赌场 - 2017年:澳门赌王何鸿燊家族注资西港特区项目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SSEZ)被列为早期收获项目。截至2022年,这个由中柬合资开发的园区吸引175家企业入驻,创造近3万个就业岗位。但快速工业化也带来严峻挑战:2019年建筑倒塌事故造成28名工人死亡;2020年新冠疫情暴露了外劳居住环境问题;2021年柬埔寨政府突击搜查的网络赌博窝点中,90%位于西哈努克市。
环境警示:海洋保护组织Oceana 2021年报告显示,西哈努克沿海珊瑚礁覆盖率较1990年代下降60%,主要源于港口扩建填海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
2022年柬埔寨推出"新西港"计划,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高品质度假产品。法国殖民时期的火车站被改造为文化遗产中心;红色高棉时期的Kampong Seila监狱遗址纳入"黑暗旅游"路线;澳大利亚资助的"珊瑚花园"项目培训当地渔民转型为潜水教练。这些尝试正在重塑城市形象,2023年西哈努克市国际游客中,环保旅行者比例首次超过赌客。
新加坡PSA国际港务集团参与的自动化码头改造将于2025年完工,届时货物吞吐量将提升300%。但经济学家警告,过度依赖中国投资可能加剧区域失衡——目前西哈努克港处理着柬埔寨92%的集装箱货运,却仅贡献全国GDP的7%。如何让港口经济红利惠及更多民众,成为新一届政府的重要课题。
站在西哈努克市的地标——双狮广场俯瞰全城,殖民时期的黄色法式别墅、苏联援建的灰色工业厂房、中国开发商建造的玻璃幕墙大厦在夕阳下奇妙共存。这座城市的故事远未结束,它仍在书写着关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与文化认同的当代叙事。正如柬埔寨谚语所说:"水涨时,所有船都会升高"——西哈努克市的命运,终将与整个东南亚寻找自身道路的集体努力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