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德 历史
俄勒冈州中部的高原上,坐落着一个看似普通却充满故事的小城——本德(Bend)。这座人口不足10万的小镇,见证了美国西部开发、工业化浪潮、环保运动兴起以及当今气候危机的全过程。本德的历史不仅是一个地方的故事,更是整个美国乃至全球发展模式的缩影。
在成为"本德"之前,这片位于德舒特河(Deschutes River)大转弯处的土地是北派尤特(Northern Paiute)和瓦斯科(Warm Springs)部落的传统领地。这些原住民世代在此狩猎、采集和贸易,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平衡的关系。
19世纪初,随着刘易斯与克拉克探险队的到来,欧洲裔移民开始涌入俄勒冈地区。皮毛商人彼得·斯基恩·奥格登(Peter Skene Ogden)在1826年成为第一批到达本德地区的白人探险者。
1880年代,随着横贯大陆铁路的修建,本德正式成为定居点。小镇得名于德舒特河的"大转弯"(Bend),这一地理特征也预示了后来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转折。
20世纪初,本德成为西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伐木中心之一。布鲁克斯-斯卡内尔(Brooks-Scanlon)和谢夫林-埃金斯(Shevlin-Hixon)两大木材公司在此建立了庞大的锯木厂,雇佣了数千工人。到1920年代,本德生产的木材足以每天装满100节火车车厢。
环境代价:无节制的砍伐导致周边原始森林大面积消失,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德舒特河流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一时期的开发模式反映了当时盛行的"人类征服自然"的意识形态。
1970-80年代,随着可采伐原始森林的减少和环保法规的加强,本德的木材工业开始衰退。1980年,谢夫林-埃金斯关闭了其锯木厂;1994年,布鲁克斯-斯卡内尔也停止了运营。这导致当地失业率飙升,人口一度减少。
面对危机,本德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得益于周边喀斯喀特山脉的壮丽景观和德舒特河的清澈水流,户外休闲产业逐渐成为经济新支柱。
这一转型反映了全球后工业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资源开采转向体验经济。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房价上涨、原住民被边缘化、自然环境承受更大压力。
近年来,本德所在的俄勒冈中部地区成为气候变化的"热点"。2020年"假日农场大火"(Holiday Farm Fire)烧毁了周边大量林地,烟雾笼罩本德数周,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危险水平。
数据警示: - 俄勒冈州年均烧毁面积从1970年代的15万英亩增至近年来的80万英亩以上 - 2020年全州超过100万英亩土地被烧毁 - 本德夏季平均气温比20世纪初上升了约2°C
德舒特河的水资源管理成为焦点问题。一方面,农业灌溉需求持续;另一方面,保护濒危鱼类和维持河流生态流量的压力增大。2021年夏季,严重干旱导致河流水位降至历史低点,引发用水限制。
面对气候挑战,本德积极尝试转型:
当地开始重视原住民的生态智慧,如北派尤特人的传统火管理方法,用于预防灾难性野火。
本德的历程对全球面临类似挑战的社区具有启示意义:
本德的故事远未结束。这座位于喀斯喀特山脉脚下的小城,正在书写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新篇章。它的历史提醒我们:地方的发展道路选择,关乎全球生态系统的未来。在气候变化的时代,每个社区都是前线,每个决定都影响深远。
正如一位当地环保人士所说:"我们不是在继承父辈的土地,而是在借用子孙的地球。"本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